洁净厂房的设计、施工及运营需严格遵循洁净度标准,确保生产环境满足工艺要求。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设计阶段
1. 合理分区布局:根据洁净等级划分功能区域(如生产区、辅助区),采用“单向流”设计,人物分流避免交叉污染。设置缓冲间、风淋室等过渡区,控制空气流向。
2. 材料选择:墙面/顶棚采用彩钢板等无脱落、抗腐蚀材料;地面使用环氧自流坪或PVC卷材,确保无缝易清洁。阴阳角需圆弧处理,减少积尘死角。
3. 空气净化系统:配置初效+中效+三级过滤(HEPA需达H13/H14级),换气次数按ISO标准执行(如ISO 5级需≥300次/小时)。保持5-15Pa正压梯度,相邻区域压差≥5Pa。
二、施工管理
1. 过程控制:实行“洁净施工”流程,先完成隐蔽工程再封闭维护结构。施工材料需清洁后入场,禁止露天堆放。
2. 验收测试:竣工后检测悬浮粒子(0.5μm/5μm)、沉降菌、风速均匀度等指标。静态验收合格率需达100%,动态测试允许5%偏差。
三、运行维护
1. 人员管理:严格进出制度(更衣程序≥6步),人员密度≤0.1人/m²。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,每年复训不少于8小时。
2. 清洁消毒:每日湿式清洁(纯化水+清洁剂),每周深度消毒(臭氧或VHP)。洁净服每班次清洗,灭菌后使用。
3. 系统维护:初效滤网每周清洁,中效每月更换,每年检测(泄漏率≤0.01%)。定期校准压差表、温湿度传感器。
四、应急管理
制定停电、设备故障等预案,备用发电机应在15秒内切换。区域需设置冗余空调机组,压差失控时立即启动自净程序。
通过ISO 14644体系建立文件化管理,实施电子化监控系统(EMS),实时PM2.5、微生物等18项参数。每季度进行环境趋势分析,持续优化运行参数。
